——南方略助力清華同方進軍農業領域
背景——工商資本和大佬投資農業,農業板塊火熱
近幾年,不斷涌現大量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到聯想第一個種植項目藍莓在青島開花結果;從匯源的朱新禮由果農兼做菜農在北京郊區開始有機事業,到萬達的王健林斥資數億在延慶種菜……都引發了社會巨大關注。最近幾年,農業和食品行業投資快速上升。農業領域一直受國家重點支持,有政策的引導,土地的誘惑,有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吸引,規模大,長期穩定,好處自然不言而喻,但目前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挑戰仍然不小。
清華同方一直以“技術+資本”、“合作與發展”等作為發展戰略,那么同方現在進入農業領域是否合適?應如何進入?需要挑戰什么困難?
三大挑戰——基礎薄弱規模化少+信息化程度低+產業鏈管控難
基礎薄弱規模化少
目前我國農業大部分仍然是傳統農業小農經濟,缺乏生產技術,經營組織化程度低,生產能力整體較低。產業發展必須要資本注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管理理念經營,基礎要有資本作為依托,因此需要資本來促進農業轉型,加速現代農業發展。
信息化程度低
農業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務信息化、農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目前制約我國農業信息化的因素有:1)農民總體文化素質低,人口空心化,信息技術人才匱乏;2)農業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3)農業信息市場有效供求不足,政策落實不到位。由于信息受阻,過去出現多起農民“賣難”滯銷問題。在農業現代化的轉型升級過程中,農業信息化程度直接決定著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
產業鏈管控難
農業產業鏈條長,管控節點多,生產及監管成本高,雖然全產業鏈模式非常引入矚目,但需要有核心資源或優勢對關鍵點把控。另一個問題是農產品流通體系問題,傳統農批流通市場布局不合理,流通渠道受阻,現代化冷鏈設施缺乏,流通損耗較高。
戰略——用信息化、產業化、平臺化方式打通產業鏈
南方略項目組通過訪問國內農業領域頂尖學者,系統分析農業產業問題、產業政策、消費市場及發展趨勢,結合清華同方以IT信息化為主的多方產業優勢,認為同方只有通過互聯網思維多方連接,建立以生態農產品B2B交易平臺為核心的開放式綜合性平臺,線上線下有機緊密結合,創新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為廣大新農人及商家或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才能有效落地并打通整體產業鏈。
三個建設階段:從農業信息港到OTT聯盟農業全產業園。
1.0階段——建設農業現代化信息港(AMP),線上平臺到線下O2O特色服務館布局;
2.0階段——建設農業現代化物聯港(WTP),線上線下數據融合,不斷擴大交易量;
3.0階段——OTT全產業園建立,聯盟組建,形成綜合性大平臺,打造成強健的生態農產品交易生態體系。
展望——農業互聯網全新模式,開創農業新未來
南方略認為未來只要通過將互聯網、物聯網、新農業、電子商務、物流地產、金融等領域跨界整合,重組解構傳統農業生產關系,實現物流、信息流、商流、人流、資金流的“多流合一”,輕資產運營,企業必將突破現有屏障實現突破式發展。
目前清華同方在南方略咨詢幫助下,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已開始動工建設。相信在未來10年之內,在互聯網大時代、現代農業及食品安全的背景下,清華同方必將能憑借雄厚的高科技實力及產業資本優勢,不斷完善突破,成為農業領域新星,開創現代農業全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