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家電行業出身,這些年來,身邊仍有許多做家電的朋友。最近碰到一件生活小事,和大家聊起來覺得很感慨:我離開家電行業已經十幾年,為什么中國的家電產品還在低端徘徊?
話說我家買了一個行業排名前三的知名品牌熱水器,用了三年多就罷工不斷,特別是最近幾個月的維修經歷說起來就讓人惱火。第一次修花了一百,尚屬正常。用了半個月又壞了,電話廠家投訴,派人來修,修一下要收兩百,修完了還主動告訴我:你的熱水器這個零配件可能要換一下。我問究竟能不能用?他說能用,但是,用多一兩個月就會壞了,建議你還是把它換了。我心想,人都來了,一兩個月后就會壞,那還不趕緊讓他換了算了?但是,換
了這個零配件,單一開,670 元,而三四年前買這中國家電呼喚高端品質產品徐風云 國金集團副總裁臺熱水器,也才1500 塊錢。不料想過了一陣,又壞了,我實在忍無可忍,想把這個熱水器徹底給換了,可是,幾天沒用,再用,它又好了。總之時好時壞,有時候洗澡洗著洗著它就不工作了,最后只能整個兒給換掉。還有家里的洗衣機,用了四年,壞了五次。每次找廠家投訴,都是一些小配件的問題,每次換個配件一兩百。有一次又壞了,有個裝修工朋友說自己就會修,修完他說只要20 塊錢。我說怎么這么便宜,以前每次都要一兩百。他說我也可以跟你要一兩百塊錢啊,但其實很多零配件成本也就十幾二十塊錢,你不懂嘛。想想也正常,我做過家電,他一講我就明白了。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很多家電企業盲目學西方的管理模式,把售后服務外包,而承接外包的,基本都是小個體戶。廠家給的服務費按件計,價格也不可能高,對于這些維修服務承包者來說,也有點雞肋,不做吧可惜,做吧又沒什么油水。所以也就很自然地在消費者身上想辦法。在消費者身上怎么榨出油呢?廠家的固定收費比如上門一次三五十元之類都定死了,唯有零配件價格成了可供挖掘的利潤空間。于是,把小配件說成大配件,把
便宜的說成貴的,把產品問題擴大化,自然成了慣用伎倆。這樣一來,實際上,消費者和廠商都成了受害者。家電企業把售后服務外包,是個可怕的行為,雖然外包節省了錢,但它對品牌的損害,卻是花更多的錢也挽回不了的。其實,沒有產品質量問題,就是最好的售后服務。而我們恰好相反,甚至很多低端產品就靠售后服務來彌補不足,這就是更嚴重的問題了。
這些年來,家電企業一味地為了追求規模化,追求什么行業第一,全球第幾,爭取市場占有率,打價格戰,一打價格戰就難免犧牲品質,最好的材料肯定不敢用,怎么節省成本就怎么來,這樣一來,產品的耐用性肯定下降,導致質量低下。
目前充斥國內市場的國產家電,基本都是價格低廉的大眾化產品,中國的消費者,從價格上來講,買一個家電產品確實很便宜,但用個三五年,就經常容易出毛病。以前大家還會有意見,現在大家都似乎習以為常,甚至將其視為“正常”。這種消費心理,對中國家電企業來說,其實是個可怕信號,因為這等于消費者已經認定:國產= 質量低下,沒有高期望,自然沒有失望。有個講汽車的段子,說德國人“笨死”,但德國人家里,一樣家電用個一、
二十年都很正常。記得他們有個熱水器品牌,打的廣告就是,這個熱水器,爺爺用過,兒子也用,現在孫子還在用。這種“笨死”而耐用的產品在中國基本是空白。
中國家電企業這些年的價格戰,驅使企業一味往向規模要利潤的路子上走,無暇也無力去做高端產品,直到今天。我們現在一些百億規模的大企業,也才掙幾個億的利潤。家電企業的純利四個點、五個點,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且這種利潤,仍必須靠規模來獲得。
現在,雖然國產品牌的大佬們一再宣稱自己的產品具備國際一流品質,但中國消費者一說要買高質量的家電,首先想到的還是進口產品。不能僅僅用崇洋媚外,或者消費者偏見來解釋這個現象。事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的高端消費群體,希望能夠使用更高品質的產品,他們也愿意為此付出更高價格,但國產家電目前滿足不了這種需求。事實上,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大家都在使用各類家電,高端的低端的,大家都在用,不要忘了現在那些用高端產品的很多也是從用低端產品開始的。許多國產家電三五年就壞,用了十幾年的進口品牌沒有壞,這些使用經驗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的高端消費群體,希望能夠使用更高品質的產品,他們也愿意為此付出更高價格,但國產家電目前滿足不了這種需求。就象我自己,早十幾年就想要價廉物美,既便宜又能有個品牌的產品就能滿足,但現在要求已經不同,對價錢不敏感,關鍵看品質,高品質,讓人用著省心。
被拖入價格戰深坑的中國家電企業,如果到現在還不爭取盡快爬起來,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高端產品也終將失去信心。國產家電呼喚高端品質產品,但大家想去商場買個國產高端品質的產品,買不到。我看到的仍都是西門子等國際品牌,雖然他們的產品也很多是中國制造,但有些高端產品,不管是出于市場策略還是出于品質控制的因素,也仍喜歡原裝進口。
我最近去買洗碗機,到蘇 寧國美一看,國產的品牌,還不少,兩三千一個,進口的上萬,比國產品牌貴個兩三倍。但我毫不猶豫買了進口的。為什么?要說中國制造也全球風行了,中國也做洗碗機,做的很多也賣到全世界,甚至賣到歐洲,但做的都是便宜貨。現在歐洲的整個低端的洗碗機市場,都是中國制造。可是全世界的高端消費群體,一用到高端品質的洗碗機,就挑一些國際大牌的。
中國家電企業的利潤薄,是因為一開始就踏上了不歸路。十幾年前到現在,如果不打價格戰就會死掉,可現在活下來的家電企業,要想繼續活,活得好,迫切面臨著一個品牌爬坡,重鑄品質的一個過程。現在國人不認國產家電品牌的高端產品,當然不是因為定價低,關鍵是同價也不同質,這才要命。這種品質問題并不完全出在技術上,事實上,中國制造跟全世界技術最同步的,數中國的家電行業了。中國的家電企業表面上也熱衷推新品,炒作高端,但這種“新品”無非就是剛開始出來打個概念,炒作一下,但產品的品質,并沒有真正的提升,是偽高端。新品往往賣一段時間再降價,價錢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低。一年推再多新品出來,也是換湯不換藥。人家國際品牌,一年就推幾個新品,專注把品質做好。國際高端產品里面有發明專利,國產高端品牌里面卻是應用專利。
中國的企業,太熱衷于降低成本。浙江一家企業,廠區里堂而皇之掛著橫幅:所有產品發明一個通用件(比如說高中低檔幾款空調里,都可以通用的某個零配件),獎十萬;原材料成本降10%,獎十萬。大家都拼命去減成本。但在我看來,像奔馳一百萬的車、和它五十萬、二十萬的不同產品,能過多地去強調共用一樣的零配件嗎?品質能一樣嗎?
品質重鑄,是個痛苦和必須的過程。我看到,目前其實也有家電企業在做,像浙江方太。它的日子過得很好,其利潤空間在家電企業里幾乎是最好的,已經成了中國高端廚房電器的代表,其價格比國內同類產品貴30% 到40%,但一樣賣得很好,它賣得好的秘訣,就在于品質。像抽油煙機,很多抽油煙機外殼你按一下會發現有點軟,而它家的產品一按下去是硬的,其實就是使用的板材厚薄質量的區別。它不追求規模,但追求利潤,致力于滿足高端消費者的需求。很多企業看到方太的成功,也想學,也推高端品牌,但學不能光學個外表,如果不在用料等質量方面用心,久而久之,更加容易把國產品牌做爛。重鑄品質不能靠口號,要靠實際,比如原來用的是2 毫米的板材,改成用5 毫米的,原來用的普通螺絲,改成用不銹鋼螺絲,雖然這樣一來,成本增加,但品質提高了,售價也可以提高,要慢慢建立起中國消費者對國產高端品牌的信心。
中國的市場也是國際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心理也是全球消費者心理,中國的家電企業要多去研究怎么抓住高端消費人群,不能低頭趕工一味做低端產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