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平已經離開了TCL集團,但今后去向并未明確,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并不大。”日前,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當年從科龍空調總經理任上選擇加盟TCL集團,擔當家電事業部部長,并于去年榮升TCL高級副總裁一職,王康平在TCL這些年來在苦尋推動TCL白電業務增長的捷徑,但與多媒體業務相比,TCL家電業務一直難以獲得“飛躍性”發展。
上述人士指出,近年來,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為主的TCL家電業務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在內銷市場上規模與品牌提升緩慢。王康平的辭職,既是TCL對于家電業務在近兩年來國內市場大漲形勢下表現不佳的不滿,也是王康平要尋找新平臺的解脫。
行業分析人士洪仕斌指出,TCL從彩電企業起家,利用品牌和網絡優勢快速向白電市場擴張,在整個家電業的集團軍擴張中起步較早,但發展勢頭雖較為緩慢,這種現象在國內家電領域較為普遍,并非個案。
海爾從白電進入黑電領域、長虹從黑電進入白電、海信科龍從黑電向白電擴張,近年來這些企業除了在主業上保持著穩定的增長,對于多元化擴張的新領域一直在尋找做強做大的道路。當年,海信并購科龍被認為是海信提升白電業務的解決手段,而長虹入主美菱也被認為是尋求在空調、洗衣機等業務上的新平臺突圍。
洪仕斌指出,如何在“黑白兩道”上實現全面發展,這已經不是TCL所面臨并迫切要解決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家電企業從單一業務向多元業務進行集團軍擴張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TCL家電沖刺
接替王康平出任TCL家電集團CEO一職的,則是來自于TCL集團的一員老將、集團董事兼高級副總裁趙忠堯。一位TCL家電集團的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趙總是公司的老人,其負責的惠州泰科立集團(即TCL的部品業務)近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負責家電業務后,可以加強家電與集團內其它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同時為家電業務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和資源投入。
記者了解到,趙忠堯入主之后已經拉開了TCL家電業務的人事調整序幕。陸續從多媒體公司引入了不少業務和銷售精英,經營策略也隨之調整。原TCL空調國內市場負責人何彤彤已被調至集團人力資源部,其職位則由原TCL彩電湖南分公司總經理李文國接任。同時,集團對于家電業務的資源投入也有明顯加大,從授信資金和項目上都有不少支持。還從集團層面對各事業部的活動項目進行了協調,讓各個事業部有參與的機會。
實際上,近年來TCL借助“家電下鄉”政策在洗衣機和冰箱兩大類產品上獲得了規模上的提升。但是一直被TCL家電視為支柱產業的空調業務,除了在海外出口上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發展,年出口銷量保持著100萬套以上,近年來內銷市場的表現卻低于預期。這也成為今年趙忠堯入主后亟待補齊的一塊短板。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趙忠堯負責家電業務,從目前來看會對TCL家電業務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趙忠堯可以利用其在集團內部的個人威望和影響力,為家電業務與其它關聯部門之間的合作與溝通搭建比較好的平臺,減少資源內耗、增加關聯性效益。一方面可以帶動TCL家電業務向內部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則可以提升TCL白電在市場上的戰略力。
黑白兩道的多元化突圍
近年來,隨著企業的資本并購快速興起,家電企業的同心多元化擴張也全面加速,陸續形成了TCL、海信、長虹、海爾、格蘭仕、美的、奧克斯、志高、康佳等一批家電集團軍企業。有的是從白電業務起家,向黑電、小家電領域快速擴張;有的則是從黑電業務起家,向白電領域發展。
對于家電企業從單一業務向關聯業務的擴張,中國市場學會理事李德俊教授認為,一是家電產品之間在產品技術和營銷From EMKT.com.cn網絡上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二是家電企業通過多品類的發展可以建立起品牌拉力,并通過品牌為企業找到不同的盈利點。
不過,縱觀近年來國內家電企業的多元化擴張,除了在主業上獲得了顯著提升,在此后進入的領域則并未獲得與主業相同的市場地位和行業競爭力。前幾年,康佳便低調進入白電領域,而且在市場銷售規模和利潤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大眾市場對于康佳冰箱、空調等產品了解甚少。同樣,志高、格蘭仕近年來都在謀劃從空調、微波爐向冰洗等領域的擴張,也發布了相關的計劃,但仍未找到與主導業務同等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許多家電企業的品類多元化擴張,借助品牌和網絡現有的資源,短期內確實取得不錯的業績和利潤回報。但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還缺乏清晰而穩定的規劃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產業鏈布局。
但面對市場的空間、可觀的利潤、同行的表現,許多企業的多元化擴張已經從家電產業向房地產、生物醫藥等非關聯領域發展。此前發生的澳柯瑪、春蘭等多元化擴張失敗案例,也再度被一些企業視為警示。因此,一些企業的多品類擴張只是為了尋求企業規模上的做大,卻因此陷入了“擴而不強、有而不大”的怪圈。
去年開始,美的、奧克斯等企業曾提出了“多元化擴張、專業化運營”的解決方案,即在多個產品領域實現多元化的擴張,但一定要通過專業化的人才負責運營。未來,對于上述已經實現了“黑白配”發展格局的家電企業而言,如何建立起雙向的競爭力,將是一道急需破解的難題。